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蔬菜制品、调味品、糖果制品、水果制品等6类食品316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95批次,不合格样品21批次,涉及坚果炒货、调味品等。
坚果炒货产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酸价超标
不合格食品中,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不合格样品为5批次,其中3批次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为:东兴市怡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东兴市怡诚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优品夏威夷果仁”样品(生产日期/批号:2018-07-03,规格:散装称重)和“优品腰果”样品(生产日期/批号:2018-07-03,规格:散装称重)检出霉菌超标,检出值分别为310CFU/g、40CFU/g;龙州冠辉糖果批零店销售的标称“广西南宁市珍惠林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奶香花生”样品(生产日期/批号:2018-07-13,规格:145克/袋)检出大肠菌群超标。
根据《GB 1930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中对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及直接食用的生干坚果与籽类食品中微生物限量规定,霉菌应不超过25CFU/g,大肠菌群应符合n=5、c=2、m=10CFU/g、M=102CFU/g的规定。产品中检出微生物污染超标,原因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或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还有2批次为南丹县小谭调味品店销售的标称“柳州市柳江区柳顺食品加工厂”生产的“黄金豆”样品(生产日期/批号:2018-07-23,规格:400克/袋)和 “酥豆”样品(生产日期/批号:2018-06-17,规格:450克/袋),产品检出酸价超标,检出值分别为4.0mg/g、21.8mg/g。
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的程度。造成酸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特别是在夏季,受气候环境影响因素更大,易导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败。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明显辨别出其有哈喇等异味,需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