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苍山西镇的光明村,海拔在2000米以上,被称为“云上的村庄”,又因光明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更有“万亩核桃林”和“千年核桃树”,声名远扬。走进光明村内,就如同走进了天然大氧吧,空气格外清新。
村内,水泥道路平坦整洁,一棵棵高大古老的核桃树分布在房前屋后,每棵核桃树上都挂着“身份证”,一看“年龄”都是500年、300年或者200年,最显眼的就是有1160年树龄的“核桃神树”了,村民围着“核桃神树”修建了祭台,足见村民对核桃的无比挚爱与真挚感情。
“我们村100年以上的核桃树有2500多棵,1000年以上的有500多棵。”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杨雪明说起核桃便如数家珍,他说,核桃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250元。
村民杨友明家开了10多年的农家乐,加上10多亩核桃收益,他家近几年每年都有五、六万的纯收入。和很多村民一样,杨友明家也盖起了“小洋楼”,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烤羊、火腿、土鸡,是我们家的特色菜,城里人都爱。”杨友明说,每年都有来自香港、广州、昆明等地的游客慕名造访。“旺季接待忙不过来,还得请两个小工。”
在光明村,像杨友明家一样的农家乐有19家,这些收益,都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悠久的核桃种植历史带来的。
杨雪明介绍,光明村有7个村民小组,304户1296人,生活着彝、汉、白、傣、傈僳5个民族。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全村核桃连片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古核桃树众多。“全村村民收入主要以售卖核桃果、售卖核桃苗木、输出核桃种植技术三块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村曾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田园”的称号。这片历经沧桑的核桃林,不断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光明村人为振兴乡村贡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