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1056口人,15年栽植了3600亩榛子,去年人均收入2万多元。”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老黑山村支书王福全说起榛子满脸自豪。
2003年,桓仁林业部门在老黑山村种了100亩、17个品种的榛子实验园。80多岁的老党员吴金福多次在会上反对,认为种苞米才是庄稼人的本行,栽榛子树简直就是瞎扯。3年后,平欧杂交大果榛子开始结果,一袋榛子卖出了一车苞米的价钱。他和儿子坐不住了,先后栽植了近30亩榛子树,年收入20多万元。
随着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荒山造林等林业工程的相继实施,老黑山村的榛子树开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榛子的品种也从当初的17个选育发展成10个。在村民大力种植榛子的同时,村里成立了桓仁富民果业专业合作社。多年来,合作社建设规范化基地5000多亩,年产榛子1500吨,发展会员305人,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户700多户,吸纳1000多名农民就业。“桓仁大果榛子”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作社还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
如今,老黑山村成为平欧杂交大果榛子购销集散地,2015年,销售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并享有平欧榛子的定价权。在老黑山村的带动下,周边共栽植榛子2万多亩,收入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