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迁西板栗精品示范园认购权竞拍槌声响起,百年古树认养牌挂上枝头,30多家知名板栗经销商和连锁店负责人齐聚迁西,与栗乡人民共谋迁西板栗发展蓝图,擦亮迁西板栗“金字招牌”。这座“中国板栗之乡”正以科技为笔、品牌为墨,在75万亩栗林间重写“土特产”的价值方程式。
栗乡密码 青山藏金
晨光穿透汉儿庄镇杨家峪村的百年栗林,虬枝如铁,新叶叠翠。迁西县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陈昱妗来到一株树龄四百载的古栗树旁,查看生长情况,枝头青蓬初结。“迁西县有882棵三百年以上古树,这是迁西的‘活化石’,更是板栗基因的宝库。”他向记者介绍,该县为每株古树都建立了数字化档案,溯源系统将守护每一颗果实的旅程,可以让全国各地人民进一步了解迁西板栗。
迁西的板栗传奇深植于时光褶皱。5月29日,在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迁西县委书记都建华讲述迁西板栗的历史脉络:迁西板栗有两千年的栽培史,全县75万亩栗园、5000万株栗树织就“诗意山水、画境栗乡”,82439棵百年古栗树伫立山间、硕果盈枝。昌黎果树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王福堂选育的“3113”板栗优种已绿遍燕山,老书记张彦钧开创的板栗“围山转”工程仍在滋养栗乡。
“迁西愿意和各位企业家、专家教授合作,共同举起迁西板栗产业的旗帜。群策群力,让‘小板栗’成就‘大产业’。”都建华说。
记者了解到,“迁西板栗”是中国板栗产业唯一一枚地理标志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35.97亿元,板栗系列产品覆盖国内180多个大中城市。目前,迁西县板栗行业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枚,河北省著名商标10枚。板栗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30多家,板栗企业35家。迁西县已成为全国板栗产业的优质板栗生产中心、加工仓储中心、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文化引领中心。迁西板栗成为该县的富民产业、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