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优质瓜子生产基地之一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年均约3000小时的日照、超15℃的昼夜温差、盐碱地的土壤特性与冰山低氘水灌溉,让这里的瓜子籽粒饱满,品质优势让一粒不起眼的瓜子在10年间串起了庞大的产业集群,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业版图中最具“烟火味”的板块。目前,北屯市拥有50万亩食葵种植基地、37家瓜子加工企业,年加工产值达4.5亿元。
“小瓜子能做成大产业,首先是政策的给力。”北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任怀轩指着墙上的产业链图谱介绍,2024年,北屯市将瓜子加工纳入“5·16”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其“重点培育产业”定位,规划“原料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品牌销售”全链条发展路径。目前,园区已聚集28家瓜子加工企业,其中规上企业6家,年产能突破20万吨,多个本土品牌进入北上广高端超市,实现了从“卖原料”到“卖品牌”的关键升级。
除了进行葵花籽加工,当地企业也可对南瓜籽等其他瓜子品类进行加工。在北屯经济开发区内一家瓜子加工企业的十万级净化车间里,南瓜籽的“蜕变”之旅正在上演:去石、色选、X光挑拣、充氮包装……一粒南瓜籽要经过十几道精细工序才能出厂。“公司拥有3条生产线,其中,无壳南瓜籽仁生产线产能1万吨。”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北屯市商务局搭建的国内外展会,公司的瓜子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瓜子产业链的延伸也让农户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188团副团长项阳介绍,今年全团40余家企业和合作社与500余农户签订种植订单,订单面积达6万亩,每亩至少增收200元。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农户瓜子难卖的后顾之忧,也保障了企业稳定的原料供应,实现了农户与企业、合作社的利益共赢。
如今,北屯瓜子的品牌影响力还在持续扩大。“今年,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上,北屯瓜子被多国采购商列为A类产品,出口的大门进一步打开。”北屯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刚表示,当地已建立“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体系,统一包装标识与质量追溯标准。
从西北边陲的土特产,到走出国门的美味零食,北屯瓜子的旅程正是中国县域特色产业扎根乡土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