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摇摆下全球腰果市场的过山车式震荡
发布时间:2025-04-21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
次
越南、柬埔寨腰果减产预期升温叠加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全球供应链陷入雾里看花局势。越南工厂原料采购延迟与西非极端天气加剧供应风险,中美欧买家在90天关税缓冲期内调整策略。柬埔寨进口量骤降25%叠加非洲暴雨,市场正面临结构性短缺与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考验,未来三个月或成定价周期关键转折点。
过去十天,腰果市场变化剧烈。首先,美国政府宣布对越南所有进口商品征收46%的关税,非洲主要产地如象牙海岸(21%)、尼日利亚(14%)、加纳与贝宁(10%)也被加征关税,几乎没有一个加工产地能幸免。
市场瞬间冻结,原料腰果(RCN)与成品腰果交易暂停。美国进口商要求工厂停止出货,越南工厂也纷纷取消原料采购或要求延迟交货。欧洲与中国买家预期价格会下跌,纷纷砍价10-15%。部分非洲工厂则趁关税优势,略低于市场价格销售。但此时仍无法确定腰果是否真的属于被加征关税的产品类别。
一周后,局势再次反转——美国宣布暂停加征关税90天,期间对所有产地统一征收10%。美国买家立刻要求提前出货,越南工厂也意识到接下来两个月原料供应吃紧。欧洲与中国买家为抢在美国之前出手,纷纷回头抢货。非洲产地则担心越南会在90天内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届时将面临不利局势。
目前距离7月8日(90天关税缓冲期结束)还有好几周。上周五美国还临时取消了对电子产品的关税,说不定农产品政策也会随时反转。
回到基本面来看,截至四月中,柬埔寨与越南的腰果收成可能是延迟,也可能是出现了产量问题。官方数据显示柬埔寨进口量下降了25%,如果月底数据持续偏低,就可能不仅仅是“延迟采收”这么简单。
西非地区(象牙海岸、加纳、尼日利亚)先是高温,后又暴雨,导致第二批收成都受到影响,产量与品质双双受损,预计四月底情况会更明朗。
虽然越南多数工厂尚未完成原料采购,但即使面临原料不稳,RCN价格(除了近期装运)可能仍会下滑。市场对成品腰果的需求依然不稳:关税之后是升还是降?消费者会怎么反应?中国是否会增加腰果采购、减少购买美国坚果?贸易战会不会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种种疑问,让越南工厂倾向于“边买边卖”,导致全年都可能处于成品偏紧状态,价格也可能稳中偏强。
三月越南出口量偏低,说明卖方原料供应与买方库存仍然紧张。今年这波涨跌,不像去年是象牙海岸政策引起的,而是源于美国的突发政策,而农作物的实际产量也尚未确认。接下来的几个月仍充满变数,可以肯定的是:不确定性将持续存在。
当前市场普遍预期越南、柬埔寨腰果产量呈收缩态势,这与越南腰果协会(Vinacas)官方发布的年度增产预判形成明显背离。鉴于西非极端气候及美国关税政策对供应链的持续扰动,当前行业数据呈现多空信号交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