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 国外信息

南非夏威夷果2024产季年度报告,8.5万吨出口收官,2025产季蓄势待发

发布时间:2025-04-21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

根据南非夏威夷果协会(SAMAC)发布的2024产季发货报告,全年出口总量突破8.5万吨(以36.5% TKR标准计算),覆盖全球多个核心市场。这份报告收集了23家南非夏威夷果加工商的数据,不仅揭示了南非在全球坚果贸易中的地位,也映射出不同地区的消费偏好与产业趋势。


图片

亚洲市场:绝对主力,需求分化




东南亚与中国以5.02万吨的进口量(占总出口56.29%),稳居南非夏威夷果第一大目的地。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区对带壳坚果(NIS)的依赖度极高,占比达92.77%,而果仁(Kernel)仅占21.51%。这种偏好与当地加工产业链的成熟度密切相关——东南亚与中国更倾向于进口原壳坚果进行本土深加工,以降低成本并满足庞大的内需市场。


相比之下,日本市场虽总量不大(果仁974吨,占比6.36%),但对果仁品质要求严苛。日本进口的果仁中,15%为13-18毫米的中等规格(Style 1s),12%为更大尺寸的Style 2,显示出对高端零食产品的需求。



欧美市场:高端果仁主导




北美与欧洲市场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图景。美国与加拿大以5351吨果仁进口量(占全球果仁34.93%)成为南非高端加工产品的最大买家。其中,16-20毫米的整粒果仁(Style 1)占比28%,>13毫米的半粒果仁(Style 41)占比30%,反映出北美市场对即食零食和烘焙原料的旺盛需求。欧洲市场同样偏好大规格果仁,40%的进口量为16-20毫米的Style 1,22%为>13毫米的Style 2,与当地甜品和健康食品产业的繁荣息息相关。


值得关注的是,欧美市场几乎不进口带壳坚果(NIS占比0%),这与其成熟的加工能力和消费者对便捷产品的偏好直接相关。

南非本土市场:潜力待释放




南非本土市场目前规模较小,果仁与带壳坚果合计仅占全球出口的3.56%(果仁381吨,带壳坚果668吨)。但细分数据中隐藏着机遇——本土消费的带壳坚果中,45%为>22毫米的大颗粒(Style >22mm),而果仁则以22%的Style 4(>13毫米半粒)为主。随着南非中产阶级扩大和健康饮食观念普及,本土市场或将成为未来增长的新引擎。

产品趋势:大颗粒与深加工并行




从产品规格来看,大颗粒坚果仍是全球主流。带壳坚果中,>22毫米的超大颗粒占比71.36%(东南亚市场尤为突出);果仁方面,>20毫米的Style 0和16-20毫米的Style 1合计占比超70%。与此同时,碎片与粉末类产品(Style 5-7)总量达2033吨,占果仁总出口的13.3%,主要用于烘焙原料和食品工业,显示出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韧性。


2024年的数据勾勒出南非夏威夷果产业的全球版图:亚洲主导规模,欧美把控高端,本土蓄势待发。未来,随着全球健康食品需求增长和南非加工技术的升级,这一“绿色黄金”的贸易地图或将迎来更多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