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信息 - 国外信息

2025全球榛子大减产,价格看涨

发布时间:2025-09-04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

2025年全球榛子生产正面临严峻挑战,主要产区普遍出现大幅减产,引发了市场对供应紧张和价格波动的担忧。土耳其作为全球最大的榛子生产国,其官方机构近期大幅上调了新产季收购价,暗示本国产量仍显著低于历史水平,这为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带来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智利预计以10万吨的产量首次超越意大利成为全球第二大产区,而西班牙和法国产量也分别低于或仅接近往年水平。


意大利作为传统榛子生产大国,今年产量继续下滑,三大主产区——维泰博、皮埃蒙特和坎帕尼亚均报告了严重的早期落果现象,平均减产幅度达30%–60%,部分地区甚至面临绝收。这一现象已连续多年发生,主要由气候异常、病虫害加剧及营养失衡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其中,春季霜冻、夏季高温、褐纹臭虫侵袭及细菌性病害的蔓延,均对榛子生长发育造成显著负面影响。


初步估计,维泰博地区产量仅为3.5万–4万吨,较潜力产量损失约40%;皮埃蒙特产区在七月初突发大量落果,许多果园损失过半;坎帕尼亚产量也低于潜力30%–40%。落果样本分析显示,空壳、海绵化组织、虫害损伤和机械脱落是主要表现。果实质检结果参差不齐,虫损率高进一步影响了商品化率。


种植户情绪普遍低迷,多年歉收导致生产积极性受挫,新果园投资放缓,部分农户甚至放弃管理老果园。尽管行业仍寄望于通过新品种引进、生物刺激素应用和农艺管理优化来提升抗逆性,但短期内技术解决方案尚未成熟。各地生产组织已联合向政府申请自然灾害状态认定及收入支持措施。

科研机构正重点围绕“恢复力”开展多学科攻关,包括落果机理研究、抗性品种选育、精准灌溉与施肥策略、微生物组技术应用等,以期在中长期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当前气候波动加剧、病虫害压力持续的背景下,榛子生产系统的稳定性仍面临巨大考验。

整体来看,2025年全球榛子市场预计将呈现供应偏紧、价格高企的格局,而意大利等产区的结构性减产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行业亟需跨区域协作和政策支持,以帮助种植户应对日益复杂的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