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板栗生产发展迅速,产量大幅增加,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已成为北京市北郊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在栽培方式上,过去的分散、粗放、效益低、质量差,逐渐向现在的集约、高产、优质栽培转变,然而,病虫害一直是困扰板栗种植和生产的重要问题,板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也成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生物防治和利用天敌对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在板栗园的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害虫和害虫天敌,在防治过程中,要保持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之间生态关系的自然平衡,必须重视有益生物的保护和利用,如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脊、蜘蛛、捕食性兽皮等,他们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对控制板栗害虫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生态防治要加强栗园水肥管理,合理修剪,使栗园达到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标准,促进栗树健康生长,增强树木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形成栗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或成灾的生态环境,秋冬季对板栗园进行整体栽培和抚育,会破坏地下害虫的越冬场所,可大大降低来年的虫口密度,同时,板栗要及时合理修剪,调整树体营养需求,剪去病虫害枝条,消灭害虫。
诱虫灯和性引诱剂干扰每2-3公顷栗园安装一个高压网灯或汞灯,在羽化高峰期打开云灯诱杀害虫;同时,通过安装高压网格灯或汞灯,可以根据捕捉到的病虫害数量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有助于检测病虫害的发生。另外,干扰性信息素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化学防治是防治板栗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但应合理使用,特别是在有机板栗园的种植和生产中,根据地理环境、害虫的生活史和习性以及病虫害的流行规律,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选择不同的农药和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