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山核桃果实的灌浆和饱实的关键期,然而杭州持续近2个月的高温干旱天气,让山区的山核桃“渴坏”了,缺水容易导致营养跟不上,严重影响果实饱满度和品质,空籽率高。日前,杭州市林水局组织林业科技人员深入山核桃主产区,开展灾情调研与保树保果保品质抗灾指导。
深入调研摸灾情
调研抗灾指导组人员深入临安、淳安、桐庐等山核桃主产区,走村入基地调查分析评估灾情,访企入农户谈心树信心。经走访15个受灾基地、采集150余份果实采样分析,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拔300米以下、高温干旱期间雨水少的地区以及林地退化严重的林分。
经过实地勘察分析,预计全市受灾较为严重的山核桃面积达25万余亩,约占总面积的1/4,果实不饱满率高达30%左右,品质将有较大影响;其中,临安清凉峰镇、淳安威坪镇等地灾情严重,出现连片枯萎,不饱满果实占比达到40%—60%。
抢抓时机保质量
“夏旱夏十日,秋旱早一日”。目前山核桃果实生长已经进入冲刺关键阶段,当下应紧抓来雨时机做好集水浇灌,有条件的进行集中抽水浇灌浇透,提高果实饱满度和油脂品质。
按果实成熟情况适当延迟采收时间,提高果实成熟度,坚持不采青不抢早,努力将空籽率降低到20%以下。提倡采用张网自然落果进行采收,既保证果实成熟,又保障采收安全。
为什么采用张网自然落果进行采收?
“高温干旱天气对山核桃生长产生了一定影响,完全成熟期会比往年延迟,今年白露开杠可能需要延迟,采取张网的自然落果不仅可以保证果实成熟,还能保障采收安全管理,避免攀爬枯枝产生的安全隐患。”山核桃专家赵伟明提出建议。
灾后补救保产能
调研救灾指导组指导农户、企业在山核桃采后及时补足基肥,固本强基,并采用林下套种、生态化经营等措施提高抗灾能力和经济收入;枯死树干树枝及时截干修剪,加强养分管理及早恢复树势;及时清理枯死林木和枝条,防止病虫害发生。对枯死的林木林地,采用抗性强、产出早的嫁接苗进行补植,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