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法规 - 科技创新

关于《河套灌域向日葵连作障碍防控关键技术育苗移栽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推广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29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

近年来,随着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连年耕作,向日葵霜毒病、菌核病、向日葵锈病、麻雀、葵螟、列当的危害也逐年加重,范围逐步扩大,严重影响了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每年减产45%左右,已经成为影响向日葵生产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加工企业的精选出成率连年降低,例如三胖蛋原味瓜子的精选出成率不足20%。基于河套灌区向日葵土壤连作障碍基础,对耕作制度亦提出了新的要求。寻找适合的栽培模式,有效防止因土壤连作造成的向日葵病虫草害,是向日葵产业发展中重要的突破口,是促进向日葵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向日葵有效供给、拓宽农民精准脱贫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巩固和发展向日葵经济的重要保障。

针对上述问题,三胖蛋建立了《河套灌域向日葵连作障碍防控关键技术育苗移栽研究与示范项目》,项目主要的创新点有:

一、避开病虫发生危害期播种

向日葵菌核病在移栽后土壤表层中(土壤中10cm以下菌核对向日葵危害不足5%)的未萌发菌核量很少,对向日葵种植影响不严重。在移栽向日葵开花时期,向日葵螟产卵盛期已过,因此避开病虫发生危害期播种,有利于向日葵种植及后期维护。

二、创新耕作制度、改进栽培方式、革新农艺措施

对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水平,深入研究向日葵工厂化高产高效综合配套移栽栽培技术,理论上研究高产高效群体中个体间多器官相互关系,提高群体质量途径、诊断技术和定性、定量促控措施,建立高产技术体系和指标。进一步完善基质选配指标,不断改善其理化指标,实现育苗基质本地化。

三、强化高产栽培理论研究

项目的建设形成多方联动、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为进一步增加葵花籽精深加工的科技含量,提升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能够解决制约巴彦淖尔葵花籽规模化发展的瓶颈的问题,加快葵花籽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因此我们强化高产栽培理论研究。主要开展个体与群体及器官相关性研究;群体源、库、流协调发展研究;地上、地下部相关性研究;化学调控与高产研究优质相关性研究;光合、呼吸、营养及水分理论研究等课题。

四、抗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通过《河套灌域向日葵连作障碍防控关键技术育苗移栽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实施,改善土壤连作障碍,针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生态型可持续农业模式,以国内外先进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为主形成高起点、多类型、低造价和高效益的高效型模式;向日葵育苗移植,实现了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充分发挥河套地区向日葵产业优势。从而实现增产和提质,可为种植户每亩增收100元,带动1万亩种植业增收100万元左右

三胖蛋将继续发挥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作用,继续加大投入向日葵产品的研发经费,加大国产向日葵新品种、新产品研发力度,创建研究平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助推向日葵产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