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炒货企业为了保证产品有更好的质量与口感,希望使用新的葵花籽原料进行加工生产,但在原料采购过程中,却会有个别不讲诚信的供应商在利益的驱使下,将陈原料搀兑到新籽中出售。因此,在对原料进行验收时,检验员必须要火眼金睛,能够识别新、陈籽,将陈籽拒之门外。
然而,业内人士都知道这样的事实——准确地识别新、陈瓜子一直是困扰坚果炒货行业的难题。就算是富有经验的技术及采购人员,也只能通过肉眼观测、鼻嗅等感官的方法来检验,不仅效率低,而且判别准确度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种行之有效的识别新、陈瓜子的方法,构建起葵花籽原料安全的防火墙。
基于这样的情况,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能给消费者提供真正放心的产品,成立了《葵花籽新陈籽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项目组,经过锲而不舍地努力,终于找到了一种利用化学方法(TTC染色法)快速定性识别葵花籽新陈原料的方法。
所谓TTC染色法,实际上就是通过TTC对不同活力的种子进行染色,呈现不同程度的色泽,从而判定种子活力的强弱。葵花籽新陈籽的区分主要在于葵花籽的种子的活性情况不同。有活性的种子能够进行呼吸代谢,在呼吸代谢途径中由脱氢酶催化所脱下来的氢可以将无色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还原为红色、不溶性的甲月替。种子的活性越强,代谢活动越旺盛,被染成红色的程度越深。死亡的种子由于没有呼吸作用,因而不会将TTC还原为红色。种胚生活力衰退或部分丧失,则染色较浅或局部被染色。因此,可以根据种胚染色的部位以及染色的深浅程度来判定种子的活性,从而辨别新陈葵花籽。以下为不同活性葵花籽染色结果对比图:
活力旺盛(新原料)显色结果 |
无活力(陈原料)显色结果 |
|
|
该检测方法特点是快速、简单、直观且精准、有效。目前能够实现葵花籽新陈籽的识别精度大于95%。2013年已应用于洽洽食品葵花籽原料的检验,检测出供应商存在新陈籽搀兑现象,并进行退货。此项新技术填补了坚果炒货行业新、陈原料鉴别的技术空白,已获取了国家发明专利受理证书。
洽洽食品就是通过对TTC检测法进行研究,找到了检测、辨别葵花籽新陈原料的方法,从源头上控制了陈原料的掺入,推陈“取”新,确保了洽洽使用的瓜子都能够“呼吸”。期望此项新技术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坚果与籽类原料的检测上,让坚果炒货家族都“呼吸”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