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法规 - 科技创新

核桃林下套种天麻技术

发布时间:2015-07-23作者:来源:中国农业户网 阅读次数:

核桃结果有大小年现象,平原地区通过加强土、肥、水和修剪管理,调节树体营养平衡,能促进小年结果。但山区核桃林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基本是望天收,大小年无法改变。利用微生物技术搞间作,大年核桃、天麻双收,小年核桃不收天麻收,连年收益。长期困扰山区林农的核桃大小年收益问题得以解决。种天麻每穴成本:30千克菌材/穴×0.4元/千克+0.5千克天麻种/穴×40元/千克+0.5千克麦麸/穴×3元/千克+20元种收工值/穴=53.5元/穴;每穴产值:2.3千克箭麻、大白麻(干品)×90元/千克+0.4千克天麻种(湿品)×40元/千克=223元/穴;每穴(1平方米)纯收入:223元/穴-53.5元/穴=169.5元/穴。经济效益较好。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林

 

选海拔400~1200米,阴坡,坡度25度以下,树龄在8年以上,盛果期林分,密度4米×4米左右,郁闭度0.7以上,具有良好的森林小气候。土壤黄棕壤至棕壤,局部土层厚50厘米以上,土质以粗砂土或砂质壤土为好,以利透气、排水,pH值5.5~6.5。低洼易积水地、盐碱地、黏土地、石头笼等瘠薄土地不宜种植。

 

2. 选穴

 

选距树根部1米远外,土层深厚的树下空地为套种穴位和培养菌材穴位。如树行距超过4米,行间可并排种2行,小于4米只能种1行(山区林分受地形限制,株行距不规矩),隔一行再间作。虽然核桃是深根性树种,间作还会挖断少量分布较浅的侧根,要保证有1个完整行不间作挖穴。

 

3. 选菌材

 

新菌材:选茅栗、板栗、栓皮栎、斛栎等栎类新伐健壮带皮小径木材或枝梢,晾晒10~15天(抑制其生命力)后截成直径5~8厘米,长80~90厘米的木段,表皮砍10~12个深达木质部的鱼鳞形伤口,以利蜜环菌的侵入。老菌材:种植满1年的菌材为老菌材,可替代蜜环菌种,不用再购买菌种。其中蜜环菌分布量足、均匀、生长健壮、无杂菌污染及白蚂蚁侵害。每穴(1平方米)用新菌材30千克左右。

 

4. 培养菌材

 

挖1米见方,55~60厘米深的大穴,穴底松土2~3厘米深,其上放1层2~3厘米厚的湿栎类树叶(压实),把新伐菌材放入穴内1层,间距1.5~2.0厘米(10根左右)。顺坡摆放,以利排水。把蜜环菌种分割成重10~15克的小块,放入新菌材间隙内,间距8~10厘米/块,均匀摆放,以利蜜环菌的传播扩散。然后用碎土填满间隙,与菌材上面平,这是第1层。把新菌材对准穴内菌材1根压1根顺摆1层,间隙放入湿栎类树叶2~3厘米厚,然后按培育第1层的方法放入蜜环菌种、填土,这是第2层。同法培育第3层、第4层菌材。这时最上1层菌材距地表25厘米左右,用土把穴填满并高于地面3~5厘米,然后用枯枝落叶、杂草盖穴10~15厘米厚,保温保湿。其上用土压实,以免被风吹跑或被雨水冲走。经1年的培养,蜜环菌就爬满菌材,这就叫老菌材,可以用来种天麻。而新伐菌材未经染菌叫新菌材,只能配合老菌材使用。

 

5. 选天麻种

 

用有性繁殖的健壮、无破损、无霉烂病斑及杂菌污染的1~3代新鲜白、米麻种(天麻娃),单重10~20克,直径1~2厘米,长3~7厘米,每穴(1平方米)用种约0.5千克。

 

6. 播种

 

11~12月核桃树落叶,天麻进入休眠期,挖穴1米见方,35厘米深,具有一定坡度以利排水,种1层(根据林地条件、穴可大可小)。穴底松土5厘米深,穴内先放入1层5厘米厚的湿栎类树叶(压实),再用0.5千克麦麸撒匀,其上放菌材1层(顺坡摆放,防止积水),新老菌材间隔(一老一新,以利蜜环菌扩散),间距4~6厘米,把0.5千克天麻种均匀摆播在空隙中(靠近老菌材)。然后用细碎砂壤土填平空隙,再把剩余新菌材紧贴穴内菌材上下1根压1根顺摆1层,为翌年培养老菌材。盖土与地面平,再盖1层10~15厘米厚的枯枝落叶或杂草,用土压实,保温保湿。种植穴数根据林分年龄、株行距、树冠遮荫程度及土层厚度情况而定,一般可种450穴/公顷左右。

 

7. 管理

 

用树枝或网把种植点围起来,以防牛羊及闲人进入,踏坏种植穴。森林环境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自然调节温湿度,一般播种后,不用人为管理,天麻能自生自长。在特别干旱时要浇水,长期下雨注意排水,种天麻最忌穴内积水(主要对低平地、坡地无妨)。经常检查穴面覆盖物是否被风刮坏、雨水冲坏,及时修复。

 

8. 收获

 

翌年11~12月收获年前种植的天麻,同时在原穴种植当年的新天麻。挖出天麻,分出箭麻、白麻和米麻。箭麻和大白麻加工成商品麻出售,小白麻和米麻作种用。挖出的2年菌材已腐朽,破碎后撒入林地作肥料。1年菌材菌丝分布均匀、生长健壮,可作老菌材用(代蜜环菌种)。就地取材,随收随种。

 

9. 轮作

 

蜜环菌是一种腐生菌,兼有对衰老活树的弱寄生性,广泛自生在森林中。野生天麻、猪苓就是其共生物。当树木衰弱濒死时,强大的蜜环菌能吸收树根营养,加快树的枯死;当树木旺盛生长时,双方各持强势,互不侵犯。长期以来林学界一直视蜜环菌为森林病源菌,而加以排斥,未能合理开发利用。通过在核桃林中间作天麻成功,证明蜜环菌与林木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弱肉强食的关系,可通过轮作来达到双方平衡。每间作2年换1次位置,休穴2年后再间作。这样既恢复了地力,避免杂菌及白蚂蚁大量繁殖积累,危害蜜环菌,又能使挖穴时斩断的侧根更新复壮,促进核桃树生长。同时能有效抑制蜜环菌的过量繁殖积累,对树木而言,蜜环菌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不致危害树木生长,这样在人为控制下趋利避害,共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