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多年平欧杂种榛子及欧洲榛栽培试验表明,栽培榛园病害很轻微,虫害也较少,主要虫害是食叶害虫,防治比较容易,栽培榛园每年喷药1~3次,比较省工。下面介绍常见的病虫害:
一、病害及其防治
榛叶白粉病(榛子白粉病、白粉病)
1.危害状
此病在东北地区的榛树多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枝梢、幼芽和果苞。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叶背先出现不明显的黄斑,不久在黄斑处长出白粉,以后许多斑连成片。病斑背面褪绿,致使叶片变黄,扭曲变形,枯焦,早期落叶。嫩芽受到严重危害时则不能展叶。枝梢受害时,其上也生出白粉,皮层粗糙龟裂,枝条木质化延迟,生长衰弱,易受冻害。果苞受害时其上生白粉,然后变黄扭曲。8月在白粉层上散生小颗粒(闭囊壳),初为黄褐色,后变为黑褐色。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白粉病病菌在叶片、芽和新梢病斑部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孢子,借助风力传播到榛子树上引起初次侵染,生成白粉后能多次传播侵染。榛树染病时往往由中心病株向四周邻树蔓延,如果发病条件适宜,则传播速度甚快,辽宁南部一般6月发病严重,而辽宁北部多发生在7月。在植株过密、通风不良、土壤黏重、低洼潮湿等条件下均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3.防治方法
(1) 发现病株,应及时消除病枝病叶如果是中心病株,则应将其全部砍掉,减少病源。对于过密的株丛可适当的疏枝或间伐,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
(2) 药剂防治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对榛树喷布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或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喷洒0.2°~0.3°Be石硫合剂,均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石硫合剂时应注意,不宜在气温高炎热的夏季使用,以免发生药害。
二、虫害及其防治
榛树的害虫,主要是榛实象鼻虫危害果实,其次是介壳虫,木蠹蛾、金龟子等害虫。
榛实象鼻虫(榛实象甲、榛实象)
危害状
榛实象鼻虫以成虫取食嫩芽、嫩叶、嫩枝,使嫩芽残缺不全,嫩叶呈针孔状、嫩枝折断,影响新梢生长。成虫还可以细长头管刺入幼果,蛀食幼果内的幼胚,果内形成棕褐色干缩状物,幼胚停止发育,果实早期脱落,幼虫蛀入果实则将蛀食榛仁部分或全部吃掉,并将粪便排在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