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青栗。从收购的原料看,打青栗子,灌浆不饱满,栗子不成熟就被打落下来,栗子稀嫩,皮肉粘连,不好脱壳。这个应该算作主要原因,而且在后期保管和炒制过程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都解决不了粘连护皮的问题。只能在来年板栗采购过程中,坚决抵制打青栗子。
二、冷库温度过低。从9月上旬到10月中下旬,冷库温设定一般不设在0度以下,因为,这个时间段板栗处于活跃期,库温控制在0到3度;这个时期栗子的淀粉在遇冷后糖化过程中释放热量,呼入氧气。11月初到2月处于休眠期,库温下调,控制在0到负3度,这个时期栗子糖化已经充分,调低温度让栗子处于休眠状态。
三、滚筒锅。南方炒制板栗,比较喜欢用滚筒锅,出成率高,省电、省气、省人工,但有一个缺点,热气出不去,回潮,造成内皮容易粘连的比例稍微高些。
四、炒制的火候把握。炒制过程中栗皮变色,就是栗子肉脱水收缩的过程,也是栗肉与内皮的脱离的过程。把握好打一次糖稀的时间至关重要,打晚了炒老了可能会爆栗子,打早了不利于内皮与栗肉的分离。炒老一点就不怎么粘了,但颜色,口感都不行了。这个全靠经验,也就是说这个经验的取得全靠栗子喂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