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花生生长已进入中后期,根系老化,病虫害发生较重,如不及早预防,可造成花生早衰,茎叶提前枯黄,荚果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尽量保持叶片的绿色功能期,让花生叶片正常落黄,保证果仁正常灌浆,以提高产量,增加品质,预防早衰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防叶斑病。花生叶斑病是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等花生叶部斑点类型病害的通称,都是危害叶片,使叶片提早衰落,影响后期灌浆成熟而减产,而群众误认为是落叶成熟而忽视防治,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30~35%。叶斑病一般生育前期发病轻,中后期发病重,幼嫩器官发病轻,衰老叶片发病重。今年降雨多,田间湿度大,叶斑病发生较往年重,从现在至收获前20~30天是发病盛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1:2:200倍式波尔多液,喷药时宜加入0.2%中性洗衣粉做粘着剂,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
二、防锈病。锈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针尖大小淡黄色病斑,后扩展为淡红色突起斑,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渐向上扩展。病株较矮小,形成发病中心,提早落叶枯死。收获时果柄易断、落荚。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5%敌锈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波尔多液也有保护作用。
三、防黄叶病。症状表现为上部的嫩叶失绿,而下部老叶及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时叶脉失绿进而黄化,上部新叶全部变白,出现褐斑坏死,干枯而脱落,主要原因是缺铁造成的。
防治方法:可用1%硫酸亚铁水溶液加腐殖酸类叶面肥喷洒叶面,5-7天防治一次,根据发生情况连续防治2-4次。
四、防虫害。此期的主要虫害是棉铃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红蜘蛛等食叶性害虫。
防治方法:可用触杀性或胃毒型农药及时防治。
五、防早衰。后期花生根系衰老,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降低。
防治方法:根据花生的长势,及时进行叶面施肥。叶面可喷施1%尿素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或腐植酸叶面肥,可明显延长叶片功能期,预防早衰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