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是全国第二大核桃生产大省,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截止2019年底,全省核桃总面积已达1196万亩,总产量35万t,产值73亿元,核桃已成为我省涉及种植农户最多、广泛带动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经济林产业。但是应该清楚的看到,我市核桃生产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除良种率低、管理落后外,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采收期偏早,采后果实处理技术落后,人为造成坚果品质下降,导致销售价格降低。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现就核桃采收及果实处理技术做如下介绍。
1 核桃采收、果实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核桃采收期普遍偏早
核桃与其他果树、农作物一样,必须达到充分成熟后才能够采收。果实即将成熟前的20天坚果重、出仁率、含油率及其它主要营养成分增长的高峰期。若提前采收,难于脱青皮,种仁不饱满,含油率低,味涩,商品率不高,常形成“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据笔者2006-2007年对洛南县石门镇桥河核桃协会、商州区陈塬办事处上河村早实核桃园开展了不同采收期试验,从8月9日至9月13日分期采收,结果显示,早实核桃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上中旬。在最适采收期前两周采收,单果重降低14.3%,仁重下降18.3%,出仁率降低4.2%;早采三周,单果重降低22.25%,仁重下降19.45%,出仁率下降8.35%。由此可见,核桃采收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非常大,而早实品种比晚实品种更为突出。近年来,我省核桃早采现象十分普遍,一般比正常成熟期早采了10-15天,且还有继续早采的趋势,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核桃产量和品质。有的果农误认为早实核桃虽结果早,产量高,但果实不饱满,品质差。这正是由于采果太早和其它原因所致,并不是核桃品种本身的问题。
1.2 采打技术落后
我省陕南核桃树绝大分布在山坡、沟槽、地坎,立地条件变化复杂,除近年新栽的部分早实良种园外,多数为晚实类型核桃,树体高大,采打困难。目前核桃采收仍沿用传统的上树用竹竿、木杆人工敲打的办法,不仅劳动强度大,作业危险,而且果实落地后青皮破损,青皮汁液污染坚果果面或渗入果内,降低坚果商品率。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现已普遍实行了良种化、园艺化栽培,树体较小,采收时多为机械震动采果,商品率很高。
1.3 脱青皮、凉晒不及时
核桃目前多采用堆沤后棒敲脱去青皮。由于采收期偏早,川道、山坡树同时采收,一起堆沤,再加之堆沤时间掌握不好,常出现堆沤时间过长,流出黑色汁液污染果壳,腐蚀果仁,脱皮后的核桃未能及时清洗,即使水洗后,由于秋季阴雨连绵,晾晒不及时。个别果农为了不降低重量,近年来早采现象严重,一般比正常成熟期早采了10-15天,且还有继续早采的趋势。这一问题对核桃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核桃晾晒仅达到七、八成时就装袋贮藏销售,这样人为降低品质,导致坚果核仁颜色变深或发霉长毛,人为降低了品质。还有少数人在砸仁时,为了减少碎仁,故意用水浸泡,取仁后又不及时晾晒,引起核仁变黑或发霉等。
2 核桃采收、果实处理中应采取的措施
2.1 适时采收
核桃必须达到充分成熟时才能采收。成熟的标志是果实青皮由深绿色变为黄绿色,青果在树上约有1/4自然开裂,少数果实落地为宜,此时为最佳采收期。核桃的成熟期,因立地条件、品种类型和气候条件有差别。一般早实良种比晚实核桃晚成熟10~15天;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成熟晚;近年来早采现象严重,一般比正常成熟期早采了10-15天,这一问题对核桃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川道比山区成熟早;阳坡比阴坡成熟早;干旱年份比多雨年份成熟早。因此在采打核桃时要因地、因气候、因品种而定,要做到成熟一片采收一片,严禁不管成熟与否同时采收的做法。若能适时采收,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即可增产10~15%,且品质大幅度提高。因此,推广适时采收技术势在必行。
2.2 药剂处理脱皮2.2.1 分拣 将采打回的核桃青果要及时进行分拣,先挑除无青皮或离皮果,拣除黑果、烂果及杂物,然后再进行药剂处理后去青皮。2.2.2 配药 将40%的乙烯利溶液用水稀释150倍后,置于一较大的容器中(水泥池、塑料容器或缸中)备用。2.2.3 处理 将采摘的正常果分批放入配好的药液中,浸泡1~2分钟后用筛子捞出(不能用手捞,以免烧伤皮肤),平摊在室内阴凉处,厚度不要大于50cm,上用树叶或杂草覆盖。这样2~4天,90%的青果利皮。注意药剂要随配随用,不能久置;容器不能用金属制品,以免腐蚀。2.2.4 去皮 对药剂处理的果实要及时去皮。去皮方法可采用刀子削口去皮或去木棒轻轻敲打去皮。对部分皮仍不离的要拣出,再堆放1~2天后去皮。要将取掉的青皮及时深埋处理,以防病虫扩散蔓延。2.3 及时清洗晾晒
核桃脱皮后,应趁湿及时清洗,清除坚果表面残留的烂皮、泥土及其他污染物。其方法是将坚果装入框中或其他容器中,置于水池或流水中,用竹扫帚搅洗,对个别果面污染严重的,还应用刷子逐个刷洗。在水池中清洗时要及时换水。清洗时间不能过长,每次不要超过5分钟,以免脏水渗入壳内污染核仁。洗涤结束后,应及时晾晒干燥。晾晒前期不可在阳光下曝晒,防止坚果开裂或核仁变色。将洗好的坚果放在芦席上阴干半天,待水分淋掉、蒸发后再摊放在芦席上晾晒,厚度不超过两层果,并要经常翻动。这样一般6~8天即可晒干。核桃干燥的标准:坚果碰击声音清脆,横隔膜易用手搓碎,种仁皮色由乳白色变为浅黄色或淡黄色,种仁含水量不超过8%。晾晒过度种仁出油,同样会降低品质。切忌不能在水泥地板上晾晒。
近期,陕西省核桃采收时正值阴雨连绵季节,核桃脱皮水洗后不能及时晾晒,常常导致核仁发霉,失去或降低经济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采用火炕烘干或建造烘干炉的方法干燥核桃。我国云南、新疆、河北部分地区已研制出了脱青皮、清洗、烘干等机械,值得我们逐步引进推广。
作者:王根宪系商洛市核桃研究所正高工、中国著名核桃专家、陕西省林业产业协会特聘专家、陕西省核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