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法规 - 科技创新

坚果类产品种植产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作者:郑洁来源: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阅读次数:

坚果资源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林果资源,坚果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不仅影响着我国林业的发展,而且和我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解决农村贫困、增加农民收入及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的坚果品种丰富,主要包括核桃、板栗、杏仁、榛子、松籽、白果、扁桃、腰果等。近年来,我国坚果产业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和美国等坚果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坚果产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在某些方面差距还呈现扩大的趋势。我国与坚果产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体现在:品种选育、果园管理、产品加工、生产区域优势确定和生产区域规划、需求分析和预测、消费类群划分、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政策、坚果产业组织、产品营销和市场开拓。并且国内坚果市场依然主要依靠进口销售,而大多坚果中脂肪含量较高,进口产品的质量、价格和货源每年的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国内坚果加工企业的发展,为了改为这一困境,洽洽食品自2013年开始致力于坚果类产品的种植研究。

坚果类产品种植产业化研究主要是将坚果类基地建设(区域性引种试验、种质资源收集、土肥管理、花期授粉情况跟踪)、基地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土壤湿度管理、IMP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土壤与叶面农化分析)和产品市场化需求(果实加工口感敏感性、市场对果实大小和品种的喜爱度、规范品种栽植的有效性)所进行的资源整合、产品开发、市场反哺的产业化提升,从而达到对盲目栽植的纠正、对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规范化作业推广等,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夯实行业基础、保障产品发展的永续性。本项目主要通过以下一个方面进行坚果类全产业链发展研究:

1. 建立坚果基地,对收集中部地区品种,进行区域化适应性分析,研究引种品种在当地的抗性、生长势、适应性,通过筛选进行区域性品种推广。

2.收集国内品种的种质资源,通过种质资源圃的营建,收集果实,对壳厚、含油率、口感、加工后的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根据市场受众人群的对果实大小、口感的喜好度、是否适合作为加工产品、生鲜果进行市场开发的延伸、细分。

3.通过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标准化现代农场,通过国外引种、科学化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培养技术服务团队,提供产业发展的稳定性;通过品种筛选与选育,科学搭配授粉树种,提高单位产量等。

项目开展以来,洽洽食品分别建立薄壳山核桃、夏威夷果基地共6000余亩,具体基地如下:

1   广西基地:广西扶绥建立了约200亩澳洲坚果育苗基地,广西百色营建夏威夷果示范基地3000亩;







广西扶绥基地

 

2   池州基地:安徽池州市唐田镇建立了1100亩美国薄壳山核桃示范基地的种植工作。同时,以公司农户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在我区唐田、墩上等推广当地薄壳山核桃基地10000亩。










池州基地

3   高刘基地: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北区建设薄壳山核桃种植示范基地1833亩,通过产学研结合的综合开发以及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观测,为后期科学推广与实践,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