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好吃别贪多 医生:儿童不宜食用白果 由于坚果的营养价值高、口味好,越来越多家庭把坚果列入年货清单。然而,这些坚果却成了脂肪的“藏身阁”,如果大量食用反而会适得其反。专业人士提醒,吃干果一定不能过量,尤其是白果和杏仁。十五六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食用白果。 坚果营养各有所长 从食物成分表中可知,干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因此,坚果也成了市民冬季养生的食物之一。 1月24日,记者从乳山市中医院保健科杨道华主任处了解到,坚果中的榛子、核桃、杏仁、腰果被人们称为“世界四大坚果”。其中,榛子的食用历史最悠久,营养价值也最高,有着“坚果之王”的称号。榛子中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有助于降血压、降血脂、保护视力以及延缓衰老。而且,榛子中富含的油脂非常有利于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对体弱、病后虚弱、易饥饿的人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核桃能补脑、防老年痴呆,核桃中所含的精氨酸、油酸、抗氧化物质等能保护心血管,对预防冠心病、中风、老年痴呆等同样效果显著。杏仁是四大坚果中惟一的性凉之物,所以非常适合干燥的季节食用,杏仁还有独特的止咳、润肺、止喘作用,能有效对付咳嗽症状。腰果仁则能润肺、去烦、除痰、健脾。杨道华提醒道:“腰果吃多了容易引起过敏,所以过敏体质的朋友要慎用。” 食用坚果应适量 据杨道华介绍,坚果中所含的脂肪含量是零食中最多的。“相关研究显示,含脂肪最高的是夏威夷果和杏仁,每100克含脂肪分别为76.8克和57.5克,其余的坚果如瓜子、榛子等,含脂肪都将近50%。”杨道华说,坚果中的脂肪大多数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对保护心脏、抗衰老等都有很大好处,但是吃坚果一定不能过量,果仁的食用量每周最好不要超过50克。 坚果中含有大量脂肪和较高的热量,脂肪的大量摄取会导致人体发胖,而热量高吃多了则比较容易上火,出现大便干燥、口臭等症状。 杨道华说,不少糖尿病患者在坚果的食用上存在误区,他建议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注意控制好坚果的食用量。“从就诊情况看,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需要控制血糖,主食吃得比较少,坚果就吃得多一些,其实,由于坚果的热量高,吃多了很容易囤积脂肪,逐渐变胖,出现胰岛素抵抗,反而会导致血糖升高。”杨道华说。 杨道华还特别提醒市民,白果和杏仁中含有氰化物,大量食用后会妨碍细胞正常呼吸,从而干扰体内细胞供氧,出现头晕、恶心、胸闷、憋气等症状。超市内卖的白果和杏仁一般是经过处理的,可直接食用,但一次不要吃太多,油性大了也容易引起腹泻。此外,十五六岁以下的小孩尽量不要食用白果。 “坚果不能大量吃,而且吃了坚果,菜肴就要少放油,把相应的脂肪量省出来,这样就可以发挥坚果的营养保健作用,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又能避免发胖。”杨道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