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有“长寿果”的美誉,相比其它坚果,它不仅价格实惠,含有的植物蛋白、烟酸、维生素B1和膳食纤维等含量还很高。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适量摄入花生和其它坚果能降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风险。
不仅如此,适当吃点花生,对于控制体重、稳定血糖也有益。有些朋友可能非常疑惑:花生的脂肪含量可达40%以上,吃了应该容易发胖,不利于血糖稳定才对啊!
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花生适当“代食”,好处多多
国际营养领域权威期刊《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曾发表过一项研究,其中表明:花生替代等能量的精制谷物制品,可以在不增加体重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代谢综合征的逆转率。
所谓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比如腹型肥胖、血糖偏高、血压偏高、甘油三酯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等。它们是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逆转和遏制发展这类疾病的重要窗口。
1、用适量花生代替主食,辅助逆转代谢综合征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招募了224名具有代谢综合征或高风险的志愿者。
志愿者被随机分配到花生干预组(共113人),或对照组(共111人)。在12周的干预过程中,志愿者每日在午餐和晚餐前一小时,分别食用一小袋28克的轻盐烤花生,或与烤花生等能量的白米糕。其它饮食不变。
最后结果发现,花生干预组体重有降低趋势,且代谢综合征的逆转率是对照组的2.33倍。
2、花生代替部分红肉,稳定血糖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如果在饮食中用花生来代替部分红肉,患糖尿病的风险能降低21%。
这是因为花生能减缓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特别是早上吃些花生,既能提升饱腹感,又能防止升糖过快。
3、减缓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一项美国营养学教授的实验研究显示,总的饮食一样的情况下,食用花生的人比没有食用花生的人,其饭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低32%。
可见一定量的花生有助于阻止甘油三酯快速升高,从而利于血管正常扩张,降低斑块形成的风险。
所以,对于有代谢综合征或者已形成相关疾病的人群,日常可以用花生代替部分主食和红肉,但量要控制在20克以内,且不要吃炸的、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