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食用

当前位置:首页 - 营养与健康 - 如何科学食用

研究发现:花生能让血管更健康,应该怎么吃

发布时间:2022-09-08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

有人认为花生中有脂肪和蛋白质,脂肪是“万恶之源”,堵塞血管。也有人认为吃花生对于心血管健康有好处,到底哪个说法才是对的呢?

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脂肪含量过剩,而花生的确是个脂肪含量不低的食物,这直接让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将花生和诱发心血管疾病画上了等号。

事实上,花生内含有的脂肪是“好”脂肪,包括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这些成分对于改善血脂状况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好处。

美国心脏协会官网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近7.5万名平均年龄在45~74岁的日本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花生消费频率以及生活方式等,研究共进行了15年时间的随访。

结果发现,每天摄入4粒花生的人相较于不吃花生的,缺血性中风风险、脑卒中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分别下降了20%、16%和13%。

也就是说,花生对于心血管健康是有好处的,并非传言中的心血管祸根,不能乱扣“黑锅”。


花生不仅养胃,还能润肺化痰?

《本草纲目拾遗》以及《本草纲目》内记载,花生具有养胃,润肺化痰的功效。

文中指出,花生上方的“红衣”对于脾胃功能可起到不错的补益作用,还具有一定养血止血的目的,特别适合一些血虚者、消化不良以及大便秘结的人群。


一些日常经常反酸的人群,可以适当吃一把花生来缓解不适。

因为花生内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可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其内里含有的磷脂也可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

而花生内含有丰富的脂肪油成分,该成分可起到一定的润肺止咳的作用,花生的红衣外皮可以避免血小板聚集,对于一些干咳痰少、久咳气喘的人群而言,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值得提醒的是,花生虽然营养价值挺高,但不建议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否则容易导致胃肠道负担过重,反而会引起胃部不适发生。

想要养胃,不应该盲目只吃某一种食物,而是要做到均衡饮食、三餐定时定量、不摄入辛辣生冷食物等。


花生是生吃好,还是炒着吃好?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适当吃花生均可对健康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关于怎么吃花生,很多人却犯了难,花生是生吃好呢?还是炒着吃好呢?

《中国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可摄入包含花生在内的坚果10g左右,也就是12颗左右的花生。

至于花生的烹饪方式,建议以水煮为主要,水煮花生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花生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油炸、炒制的花生则建议要少吃,花生在经过反复油炸、烘烤之后,会导致其内里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且脂肪含量也会提高,食用后对健康不利。

另外,日常一旦发现花生发霉,要及时将其丢弃,不要继续食用。发霉的花生内很可能会含有剧毒物质黄曲霉素,食用后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