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更要知彼,找到厂商合作的核心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策略,找到对应的几个关键点,才会使厂商关系存在牢不可破的可能。
1厂商关系,本质依然是利益
商业社会的终极目的是利润的最大化,说一千道一万,赚钱才是硬道理,这是厂商合作的核心,没有利润作为前提,谈什么都是空的,怎么让彼此在合作中赚到钱、利润持续增长,才是最核心的。
不赚钱,只谈感情,没人陪你玩,这一点,企业和销售人员一定要清楚。
2理念的认同感影响厂商合作的紧密程度
没有一个厂商合作是对彼此产品、渠道、推广、经营模式、管理理念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合作的。任何一个厂商的合作关系,都离不开对彼此经营理念的认可,对彼此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可以存小异,但必须有大同,因此,厂商合作的紧密程度和周期,取决于理念的认同。
3让你的思想成为客户的信仰
卖产品不如卖品牌,卖品牌不如卖思想(管理、模式),思想左右行为。
你的产品所具备的功能竞品也都具备,不会有太大差异;品牌谁都可能打造,也没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一个企业最成功的是能将自己的思想转嫁给客户,洗脑之后,让客户对你顶礼膜拜、把企业输出的管理思想变成自己的信仰,让代理商变成你的业务员,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此时企业对客户要做到,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做一个布道者、解惑者,让客户的忠诚是发自肺腑的、不因一时的趋利而改变,这才能具备建立牢不可破的厂商关系的前提。
4在企业变化时,做好代理商的思想工作
企业要发展,当然会有新政策的出台,市场战略的调整,但很多企业在做调整时,往往不注意前期与内部员工和代理商之间的提前沟通和互动,总以一种”老子天下第一“、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的姿态出现在代理商面前,这也是代理商最不能容忍的。不是不能变,不是不能调整,最起码要给代理商一个理由、一个适应的过程,否则,单方面突然让代理商打乱原有的市场布局和节奏,来个大转弯、大转变,代理商不抵触才怪!
因此,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宣传机制,及时将企业的战略、政策与内部员工、外部客户进行有效地沟通,待给予客户一个消化和接受的过程后,再作调整,才不会引起大的波动,平稳的实现企业的思路战略,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转,方为良策。
5做好代理商的”保姆“和”保镖“
要想好好的把控客户,提升忠诚度,企业不但要提供好产品、丰厚的利润,摒弃高高在上的心态,有时更要身体力行,做一个称职的“保姆”和“保镖”,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售前售中售后的贴心服务工作,解决客户不便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客户出现问题、遇到麻烦时,敢于挺身而出,为客户撑腰,必要时,敢于给客户挡子弹,才会赢得客户的尊重、提振客户的信心。
这样,客户想背叛你都很难!
6让代理商”占便宜“的终极目标是俘获人心
上面我们谈到,不让客户占便宜是不可能的,但“占了便宜还卖乖”,就是企业管理上的失策。企业要做的就是把“占便宜”这个事实当做客户管理、提升客户忠诚度的有效手段,其终极目的不是短期效果、甚至是适得其反的恶果,而是成为企业俘获人心的一把利器,在关键时刻,要让客户挺身而出,刀刀见血。
记得雷士照明河南经销商在评价吴长江时曾经说过下面一段话,“吴长江非常有魅力,做事大气,我们可以赊账进货(推行授信体系),给弹性,又可靠,销售渠道多年来一直很稳定”。
吴长江的魅力和大气无非是让客户占到了便宜,但他要的是经销商把他当成江湖老大,堂把子一样去敬仰,这样,企业想要达到的厂商关系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7牢固的厂商关系,”利“和”义“一个都不能少
只有”利“没有”义“,那是”婊子“行为;只有”义“没有”利“那是童话故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一句电影台词,在中国的商业江湖中,即便有各项法律法规作为前提,但契约精神中即谈感情又谈钱,已是不争的事实。要想树立牢固的厂商关系,双方都要做到”利“和”义“一个都不能少!否则,这种合作都不可能长久。
厂商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各家各言。但笔者认为,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那就必须是一个结果:双赢!企业要把代理商当孩子养,代理商要把企业当夫妻处,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忠诚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