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里除了吃吃喝喝+打牌麻将+串门拜年走亲戚,大家最热衷的是什么,那就是旅游!家乡周边、五湖四海甚至世界各地,只要有旅游景点的地方都被国人的旅游热情所淹没!自然风景区、名人故居、游乐场各种类型的景点通吃,那么工业旅游你尝试过吗?你喝的牛奶、啤酒、吃的薯片、躺的沙发他们都是如何生产制造出来的?如今,这个起源于国外的新兴旅游项目开始被引入国内,一大波工业旅游开始加入旅游这个巨大蛋糕的瓜分队伍中,虽然还未成势,但却信心爆棚!今天食品商务网小编来抛个新议题:食企+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什么?
工业旅游从字面上简单理解就是基于工业生产而推展开的旅游项目。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理解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工业旅游在发达国家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利用自己的品牌效益吸引游客,同时也使自己的产品家喻户晓。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开始注重工业旅游。近年来,我国著名工业企业如青岛海尔、上海宝钢、广东美的、佛山海天等相继向游人开放,许多项目获得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消费者、企业、政府共赢新模式
食品工业旅游具有满足游客求知求新求奇的需求、对于扩大食品企业的品牌影响、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使消费者参与食品企业管理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等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互动模式,工业旅游既可以让消费者在游玩中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先进工艺和企业文化,无形中增加对品牌的认同和信赖,同时也借助独特的旅游资源,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零距离的与品牌形成趣味互动,成就了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赢。
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亲眼目睹自己平时所吃的食品是如何生产生产出来,从原料的处理、流水线设备的运行、企业生产环境等,这对于提高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指数的莫大作用,是巨额广告无法比拟的!
伊利:食品工业旅游创新典范
我国食品企业中,伊利是食品工业旅游的创新典范。早在2005年,伊利就启动了覆盖全国的工业旅游计划,形成以现代化智能生产车间、黄金奶源带天然牧场以及乳文化博物馆等为资源的全套工业旅游项目。在2016年11月28日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上,乳品企业伊利斩获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称号,运用创新思维从一杯牛奶衍生出多条智慧之旅,成为成功跨界的新样本。
在伊利的生产工厂,游客可通过特设的参观通道,全面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零距离的感受品质透明化;在奶源基地,游客可与小牛进行亲密接触;在草原乳文化博物馆,游客可系统了解北方游牧民族乳文化的数百年文明史。此外,伊利还开拓出政务考察,商务交流,研学基地,学子实践,休闲观光等多类特色工业旅游产品,成为工业旅游的创新典范。据了解仅总部所在地呼市地区,2016年上半年便接待来宾近40万人次。
那么除了伊利的工业旅游之外,国内还有哪些食品工业旅游呢?
1、周君记火锅工业园:国内首家调味品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据了解,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有限公司前身为重庆三九火锅底料厂,成立于1993年,现注册资金1100万元,是集科研、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火锅底料、复合调料生产企业。系重庆火锅底料、调料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先后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
如今,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工业体验园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800万元,旅游商品年综合收入2.4亿元,在企业总收入中的占比超过10%。对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工业旅游带来的间接无形收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免费广告效应;二是了解现实和潜在市场需求、掌握市场动向、培养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三是改善生产经营环境、增强企业员工自豪感和责任感、形成独特企业文化。
2、青岛啤酒工业旅游:国庆黄金周接待游客3.4万人次
青岛啤酒博物馆是中国工业旅游项目中成熟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博物馆设立在青岛啤酒百年老厂房内,展出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以青岛啤酒的百年历程及工艺流程为主线,浓缩了中国啤酒工业及青岛啤酒的发展史。2016年国庆期间,该博物馆接待游客3.4万人次,同比增长19.2%,营业收入218.6万元,同比增长15.1%,在游客接待数量和营业收入增幅上,超过了崂山风景区、青岛海底世界、极地海洋公园等标志性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