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又名红松,果松、红果松、朝鲜五叶松。生长于湿润的缓山坡或排水良好的平坦地,多与阔叶树成混交林。分布东北。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余米。树皮灰褐色,鳞状裂开。小枝暗褐色,密生锈褐色茸毛,新枝棕黄色,密被茸毛。
松子,味甘,温,无毒。主风寒气,虚赢少气,补【痹】不足。服食有法,《列仙传》言,偓伶好食松子,能飞走及奔马。一种海松子,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白发,散水气,润五脏,不饥。
松子又名松子仁、海松子等,不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食疗佳品,因而有“长寿果”之称,备受历代医家、营养学者所推崇,这与其独特保健功效和营养价值是密不可分的。
松子仁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仁,又称松子、海松子等。味甘性温。具有滋阴润肺,美容抗衰,延年益寿等功能。所以,松子又称长寿果。
松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滑肠通便、润肺止咳等作用。松子 的营养价值很高,在每百克松子肉中,含蛋白质16.7克,脂肪63.5克,碳水化合物9.8克以及矿物质钙、磷、铁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松子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常食松子,可以强身健体,特别对老年体弱、腰痛、便秘、眩晕、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均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滋补健身的作用。
松子是大脑的优质营养补充剂,特别适合用脑过度人群食用。松子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增强脑细胞代谢,维护脑细胞功能和神经功能的作用。谷氨酸含量高达16.3%,谷氨酸有很好的健脑作用,可增强记忆力。 扶正补虚,润肠通便——最适合体虚、便秘者食用。
中医学认为松子具有滋阴润燥、扶正补虚的功效,特别适合体虚、便秘、咳嗽等病患者食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松子的通便作用温和,因而特别适合年老体弱、病后、产后的便秘者食用。如可取松子仁20克碾碎,同粳米100克煮粥,分早晚服食。
此外,松子中的磷和锰含量也非常丰富,这对大脑和神经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是脑力劳动者的健脑佳品,对老年痴呆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松子虽好,也并非人人皆宜。脾虚、腹泻以及多痰患者最好和松子保持距离。由于松子油性较大,且属于高热量食品(每100克的松子可以在体内转换出近700千卡的热量),所以,吃得太多会使体内脂肪增加,每天食用松子的量以20至30克为宜。存放时间长的松子会产生“油哈喇”味,不宜食用。散装的松子最好放在密封的容器里,以防油脂氧化变质。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松子虽非仙品,但其营养和药用价值非同一般。松子仁每百克含蛋白质16.7克,脂肪63.5克,含碳水化合物9.8克,并含挥发油、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其所含的脂肪大部分为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心血管病有良好作用。因此,经常适量吃些松子仁,不但可以增加营养,还能滋补强身、延年益寿。堪称老年人养生的必备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