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安全 - 质量管理

探索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5-12-21作者:来源:新京报 阅读次数: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农产品进口国。相比国产食品,不少消费者对进口食品更加信赖,有的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然而,进口食品的质量并不都那么“美好”。
  

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仅今年10月,就有17批次来自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的进口葡萄酒不合格。进口橄榄油的不合格问题亦十分突出,前不久意大利多个品牌橄榄油被查出“掺假”。究竟有多少进口食品存在问题?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的问题食品最多?哪些进口制造商登上了黑榜?进口食品问题主要出在哪里?
  

在12月1日用数据分析国家食药监总局今年前11月的国内不合格食品信息后,《新食品》周刊把目光又聚焦到进口食品上,近日再次联合同花顺数据中心,对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官网上公布的今年1至10月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进行梳理与分析。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进口食品达2350批次,已被退运或销毁。其中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不合格食品最多,达到601批次,仅10月就检出了76批次。
  

对此,国家质检总局表示,正在建立最严格的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同时探索跨境电商背景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